行业动态
用价格机制引导新能源发展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与火电标杆电价“脱钩”
发布日期:2020-05-27 点击:1176次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发展速度最快、装机规模最大的国家,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均位居世界第一。湖南省新能源同样保持较快增长,截至2019年底,湖南省新能源装机达到856万千瓦,占比超过电源总装机的18%。在新能源发展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新能源保持快速增长,消纳形势依然严峻。预计“十三五”末,湖南省新能源装机将接近1000万千瓦,在电源总装机的占比将接近20%,“十四五”及后续期间新能源消纳形势不容乐观。二是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给电力平衡和运行调节带来很大难度。三是新能源机组对系统安全运行的支撑作用明显低于火电、水电等常规机组,在系统故障情况下,无法提供可靠有力电源支撑,容易引发连锁脱网,已成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对于解决以上新能源行业存在的问题,孟庆强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完善电价机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与火电标杆电价“脱钩”。建议考虑地区消纳能力、系统安全水平等差异性,按照“一地区一核定”或者“一机组一核定”的方式开展新能源上网电价核价,用价格机制引导新能源科学发展;在季节性电力过剩的条件下,对于水电丰富地区,可以考虑丰水期参与优先采购的风电、光伏上网电量与水电同价。
二是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储能”模式,为新能源高比例发展提供容量空间。对于集中式抽水蓄能规模不大或者因地形条件导致抽水蓄能建设困难的地区,发展分布式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有效路径。建议政府部门出台规范性文件和支持政策,对位于新能源消纳预警红色、橙色区域内的风电、光伏,要求按装机容量比例配置储能设备,有效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
三是科学统筹,引导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建议合理安排新能源装机布局和逐年投产时序,引导新能源有序接入。同时,加大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进力度,满足新能源消纳需求;加大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建设、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提升新能源消纳空间。